工作动态

井井有条 紊而不乱 ——第十一届全运会济南赛区档案工作走笔

    2009-10-22 14:34:47           浏览数:0

        第十一届全运会是建国以来在济南市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最高规格的体育赛事,作为主赛场,全运会开、闭幕式及多项赛事都将在济南举行。这是一次充分展现泉城文化、推介济南风采的好机会,也是一次丰富泉城文化、推动济南发展的好机会,而档案正是这样一届体育盛会、这样一次城市文明发展飞跃的珍贵历史见证。为此,济南赛区组委会自2007年成立伊始,就力求把全运会形成的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为全国体育竞技运动发展、为泉城济南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建立机构,全方位保障档案工作。鉴于全运会各部(室)大多是临时性机构、缺乏专业档案工作人员的实际,赛区组委会专门成立了档案处,并将其工作目标定位于“全力以赴收集完整全运会档案资料”,具体负责建立健全第十一届全运会济南赛区组委会及办公室档案工作制度,对组委会各归档机构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对赛区组委会各部(室)档案人员进行档案专业技能培训,统一管理组委会的档案,并为有关领导和各项工作提供档案服务。
  健全制度,形成档案工作有效网络。自2007年至2009年,济南赛区组委会根据全运会工作特点,制定印发了一系列有关全运会档案工作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包括《第十一届全运会济南赛区组委会文件材料归档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关于修订〈第十一届全运会济南赛区组委会文件材料归档办法〉的通知》和《档案工作业务标准文件材料汇编》等,不断规范文书、声像、照片资料及实物等归档工作。
  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济南赛区组委会主动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城建、房屋等专业档案管理机构加强联系和沟通,并通过赛区组委会场馆建设及交通保障等部门,与济南市建委、市公共事业局等全运会工程主管单位密切配合,联合开展了全运会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检查和验收,有力地促进了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全运会工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重点明确,高质效推进赛事档案工作。2009年初,随着各单项竞赛委员会的相继成立,济南赛区组委会适时将档案收集的重点由城市建设和场馆建设转向体育赛事,并与济南市档案局联合举办了“济南赛区全运会档案工作培训班”,对本赛区一室一村17部和12个单项竞赛委员会的40余名档案人员进行了档案业务培训,对包括本赛区12个单项竞赛委员会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和利用等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专门研究了赛事档案工作管理办法,形成了在单项赛事进行团体决赛时就开始抓紧跟进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工作流程,强化了对赛事档案收集工作的控制。
  精心安排,有序接收,保证档案资料齐全完整。截至2009年7月31日,济南赛区组委会档案处已接收组委会各部室文书档案3000余件,照片档案5万余张;接收全运会安保视频档案数据近30G;征集全运会倒计时100天活动、圣火采集活动、近期大型活动等视频及图片20G;收集本赛区其他筹备工作中形成的时长30余小时的视频音频资料,照片资料近万张,冲洗存档1700多张。
  随着全运会多项赛事相继启动,济南赛区组委会各项工作任务空前紧张繁重,赛区档案工作也随之踏上“决赛”征程。虽然各部(室)和各单项竞委会的档案人员都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但在组委会档案处的精心安排和统一调度下,档案工作正在井然有序地开展着……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09年10月22日   总第1916期    第一版  文章作者:特约记者 宋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