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也是“基因工程”

    2012-08-22 16:14:22           浏览数:0

    如果把人类社会看成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的诸多现象就是一个个“基因”迥异的“物种”。在这些“基因”里,蕴含着人类社会演变发展的动因和结果。档案工作也可谓是收集保管、研究开发这些“基因”的一项“基因工程”。

    档案保留了人类社会的诸多“基因”,由此可以复制再现历史,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镜鉴。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决定了人类社会“基因”的多样性,也由此体现出档案收集工作既广又深的要求。档案收集工作既要面向官方,也要深入民间;既要立足重点,也要关注细节;既要传统形式,也要现代形态,努力在二者之间掌握平衡,使档案库成为人类社会丰富多样的“基因库”。

    要使档案“基因”充分发挥作用,需要从现实中寻找对应点,看似长期静默的档案,或许会在某个对应点上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从某种角度说,档案并无优劣之分,所以鉴定取舍档案应慎之又慎。制定档案分类方案,划分归档范围,规定档案保管期限要从实际出发,科学论证,做到应收尽收,应留尽留,避免档案“基因”的游离、遗漏和消亡。

    档案“基因工程”是否优化高效,取决于档案部门对档案“基因”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了解人类社会现象“基因”的独立性和关联性,探究这些现象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交互作用,为现实的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服务,是对档案“基因”的深度开发利用。通过归纳、编研、阐述和展示,可以使档案“基因”被世人所知,为现实所用。从目前情况看,档案“基因”开发利用工作,在某些档案部门还缺乏力度,形式不新,档次不高,规模不大,成果不多,使很多有价值的档案“基因”淹没一隅。档案“基因工程”应该在时代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要档案工作者坚持档案“基因”的多样性,重视档案“基因”的现实性,就能够做大做强档案“基因工程”。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7月20日 总第2334期 第二版  文章作者:杨 光